十点消防 | 峨眉金顶的火灾大劫!

 2018-09-28 09:48:46   来源:赵术学   浏览:8599

  文物二字,萌芽于《左传•桓(huan)公二年》中的:“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以物记文,遂有文物。可见,文物是人类历史的记录者,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是今人叩问历史,知道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的一条幽幽史路。所以,人们对于文物的情感,就好比对待自己的祖先,就好比河流之于诞生它的一眼汪泉。

  “高出五岳,秀甲九州”,这是古人对峨眉山的评价。峨眉山雄踞四川盆地西南边缘,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它比五岳中最高的华山还要高出1000米。

  峨眉山最令人神往的是“金顶”,它矗立在峨眉之巅,海拔3077米。那里不仅有日出、云海、佛光、神灯等自然奇观,而且还有一座古刹——名曰永明华藏寺,简称华藏寺。许多善男信女把朝拜峨眉华藏当作平生的一大心愿。当然,这里也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普通游客川流不息。

  华藏寺的前身是普光殿,始建于东汉,唐宋时改名为光相寺。由于结构简单,只是“板盖一椽”,加上山多雷火,因此屡建屡毁。明朝万历年间,有一个叫妙峰的高僧,奉旨护送《大藏经》到云南鸡足山,归途中朝拜峨眉山,得知光相寺屡毁于火患的历史,感慨万分。这妙峰不愧为高僧,他当即立下宏愿,要在山顶建造一座掺金的铜殿,使之远离火患而永驻人间。

  化缘、筹料、锻造、运上山、建大殿。几度春秋,华藏寺正殿终于挂上了万历皇帝朱翊钧亲题的匾额,上书“永明华藏寺”。铜殿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闪闪,熠熠生辉,“金顶”由此得名,峨眉也因“金顶”而声名大噪。

  铜殿建成后,250多年间一直平安无事。后来,因朝山拜佛的人太多,铜殿太小,有一位主持和尚就在铜殿之外加盖了一个木殿,结果清咸丰六年,即1856年,因香火不慎引燃殿外枯草,木殿起火,铜殿烧垮。铜殿毁后又改成木殿,到光绪十六年又付之一炬。后来改为砖殿,上加木盖,到民国十六年再次发生火灾。再经修复,又于民国二十六年烧得片瓦无存。您瞧,峨眉金顶逢六遭劫,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1953年,新中国拨款重修,结果更大的厄运正悄悄地降临。

  1972年4月8日一大早,峨眉“金顶”突发大火。8200平方米的华藏寺在两个小时后就全部化为了灰烬。

  这火是怎样着的呢?

  1970年,在峨眉山“金顶”建造了一个电视转播台。那时,“政治任务”压倒一切,什么名胜古迹、宗教信仰、安全规定,全然不顾。“金顶”大火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当时山上没有电,电视转播台就用两台50千瓦的发电机自行发电。发电用的柴油、汽油等就存放在发电机旁边,也没有任何防火分隔。这批柴油、汽油足有六七十桶,约合10吨。按规定,这么多易燃液体必须存放在专用的危险化学品仓库里,而工作人员却把它们任意堆放在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

  为了使电视台工作人员进出机房方便,从“金顶”正殿到大雄宝殿之间,用木板、油毡架起了一座“空中走廊”,破坏了原来仅有的一点防火间距,给“火烧连营”创造了条件。

  1972年4月8日这一天,新来的操作工在发电机房值班,他一面用汽油擦洗发电机,一面又用两千瓦的电炉取暖。当沾有汽油的抹布接近电炉时,当即引起燃烧,又延及油盆着火。开始时燃烧范围并不大,如果用棉衣等覆盖在油盆上,就能把火扑灭。而这位操作工不懂消防安全知识,一见着火就慌了手脚,反而把油盆打翻,结果这把火从下殿一直烧到金顶,绵延四日而不绝,创下了一次惨痛的文物火灾大劫。

  这场大火烧毁的财产,可以用价格来计算的达到179万元;而烧毁的150种、8972件文物,其价值根本无法估算。在这些众多的文物中,包括全国保存得最完整的一部《白龙藏经》共11函、600册,作为镇山之宝的皇帝御赐的明朝大瓷瓶6只,国外赠送的玉佛一尊,被佛家视为至宝的沉香檀木佛和一些贝叶经,外加精雕细刻的9盏九莲灯。还有一位年逾古稀的永德和尚,也不幸被火化升天了。有人说,他是眼见着古刹和珍宝被焚痛不欲生,于是与古刹和珍宝同归于尽了。

  今天,当你登上金顶,看到的乃是2004年重建的华藏寺,金顶恢复了它400多年前的夺目光彩。如果你有幸遇见劫后余生的那带有熔疤的铜碑和铜门,站在那尊比真人还要大一些的观世音铜像面前,看见她那持能容南海之水的净水瓶的手已被烧断,背部洞穿,伤痕累累时,你的心里是个什么滋味呢?你是否想起了妙峰,想起了随火而死的永德和尚,并也想起了那无知的、可恨的新来的发电机房值班员呢?今天的金顶华藏寺又是否能够平安永世呢?

十点消防


上一篇文章:   在上海做消防检测、维保的看过来!

下一篇文章:   美国消防员“安全回家”计划,值得学习与借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