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全国消防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技术通则

 2023-07-05 09:57:49   浏览:2415

一、项目概述

(一)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消防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消防设施操作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等标准以及国家消防救援局制定的相关技能操作规范和灭火救援实际工作需要编制。

(二)能力要求。模拟火灾、水域、地震等常见灾害事故场景,考察消防行业人员坚持“生命至上,救人第一;钻研业务,科学施救;服从指挥,团结协作;忠于职守,竭诚奉献”的职业道德,依靠扎实的理论知识、充沛的基础体能、过硬的业务技能,在灾情评估、设施操作、险情处置、人员救助、应急通信、装备保障等环节,采取科学、高效的处置措施,快速控制灾情发展、排除风险隐患、完成人员营救等灭火救援任务的专业能力。

(三)项目内容。包括灭火救援员、森林消防员、消防通信员、搜救犬训导员、消防装备维护员、消防设施操作员6个竞赛项目。灭火救援员竞赛项目设置100米消防障碍、攀登挂钩梯、救援技能和水域救援4个模块;森林消防员竞赛项目设置体能综合竞技、技能综合竞技2个模块;消防通信员竞赛项目设置无人机侦察投送、无人机航拍建模和现场通信保障3个模块;搜救犬训导员竞赛项目设置指挥服从、攀登障碍、箱体搜救3个模块;消防装备维护员竞赛项目设置手抬机动泵维护及应用、双轮异向切割锯(机动)维护及应用、登高平台消防车故障排除及应用3个模块;消防设施操作员竞赛项目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防火分隔设施和防排烟系统、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自动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5个模块。

二、报名条件

(一)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消防员,政府(企业)专职消防队消防员,在民政部门注册登记的社会救援组织成员,在消防控制室从事消防设施操作的值班在岗人员。政治表现良好、爱岗敬业、无不良记录。

(二)政府(企业)专职消防队消防员在2022年8月1日前入队并与所在单位建立劳动关系,连续缴纳社保满1年,须提供劳动合同、社保缴纳记录等证明材料。

(三)社会救援组织于2023年1月1日前在民政部门注册登记,注册规模不少于30人,报名人员须提供证明材料。

(四)搜救犬训导员从事搜救犬训导工作1年(含)以上,须提供证明材料;参赛犬须是官方注册登记3个月(含)以上的工作犬,病犬及发情期母犬禁止参赛。

(五)消防设施操作员应为在所属单位从事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工作2年(含)以上,并取得相应职业资格的在职在岗人员,同时须提供连续2年(含)以上社保缴纳记录。消防检测(维保)公司、消防工程公司及消防设备生产厂家人员不在报名参赛范围内。

(六)消防装备维护员须取得B2(或A2、A1)驾驶证。

(七)报名人员须提供半年内三甲医院体检健康证明。

三、成绩评定

(一)项目总分。按操作规程完成全部模块,所有模块得分之和为该项目总分。根据总分进行排名,得分最高的为项目总成绩第一名,依次类推。各项目满分为100分,项目内模块按占比进行赋分(项目总分=模块A得分×模块A占比+模块B得分×模块B占比+……)。当总分相同时,成绩最好模块排名靠前者为优胜(最好模块排名相同继续比较下一模块),通过模块排名无法比较出时,所有模块总用时少者为优胜。

搜救犬训导员、消防设施操作员竞赛项目按照其技术细则成绩评定办法执行。

(二)模块占比。各项目模块占比如下:

模块占比

(三)模块排名。评分制的项目按得分高低排名,得分相同的,用时少的排名在前;计时制的项目用时少的排名靠前。模块得分:按照排名递减,第一名得100分、第二名得99分、第三名得98分……不计成绩得0分;当模块成绩相同时,得分相同,名次顺延。

(四)计时评分。采取电子计时和人工计时相结合的方式,以电子计时为准,人工计时为辅,计时取到秒百分位。涉及评分的按照各模块评分细则实施。

四、判罚

(一)出现以下情形之一,取消参赛资格。

1.无故迟到,影响比赛正常进行的。

2.弄虚作假,随意调换人员的。

3.不遵守比赛规定,不服从现场裁判管理,顶撞、围攻裁判,扰乱现场秩序的。

4.故意干扰或影响他人进行比赛操作的。

5.故意破坏或损毁比赛器材的。

6.完成比赛后,不及时撤离影响后续比赛的。

(二)出现以下情形之一,该模块不计成绩。

1.未按要求着装进行操作的。

2.个人防护装备不齐全或擅自改动,不符合标准要求的。

3.未完成模块操作的。

4.违反操作程序和要求的。

5.同一比赛组别,第二次抢发令的。

6.佩戴、携带的装备不符合比赛标准和要求,不按要求更换或无法立即更换整改的。

五、有关要求

(一)参赛队领队要按时参加组委会召开的工作会议,坚决落实组委会各项决定。

(二)参赛期间,所有人员须按照组委会要求规范着装、佩戴参赛证件,并主动接受组委会工作人员的检查,在指定区域内活动。参赛证件不得相互转借、混用。

(三)坚决服从裁判员判罚,对判罚有异议的,赛后30分钟内由领队以书面形式向仲裁组提出挑战(逾期不予受理),仲裁组以书面形式对挑战事项进行答复。赛事期间,每个参赛队只有1次挑战机会。

(四)自觉爱护比赛装备器材和比赛设施,因比赛项目预设器材、装备设施发生故障,经确认后给予重赛资格。

(五)参赛人员因自身原因影响成绩的不予重赛。


上一篇文章:   新规:《消防控制室火警处置规范》DB11/T 2104-2023

下一篇文章:   2023第二届全国消防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消防设施操作员竞赛项目技术细则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