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即将到来
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
防范灾害风险
护航高质量发展

5月6日至12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
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通知要求: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要坚持传统和新兴媒体相结合,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宣传活动,加强极端性灾害天气的风险识别和自救互救技能培训,加强重点区域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那么,你知道全国防灾减灾日的由来吗?防灾减灾日的图标又有何含义?
全国防灾减灾日的来历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损失影响之大,举世震惊。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全国防灾减灾日图标
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构图元素。伞状弧形蕴含防灾减灾“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呵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目标。彩虹寓意着美好、和谐的生活。双人执伞代表全民携手、共同参与防灾减灾。“5·12”代表每年5月12日为国家“防灾减灾日”。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地震、火灾、洪涝、滑坡和泥石流、台风……自然灾害随时可能发生,及早掌握防灾自救技能。遇到灾害及时自救、互救非常重要,一起get实用的防灾减灾知识吧!
八大自然灾害避险口诀
地震:自救要诀抓住12秒黄金逃生时间。自我保护,头向胸靠拢,双手交叉放颈后;室内躲避,蹲在墙角“三角区”,桌下床下找空隙;室外逃生,远离建筑物,余震时间留在开阔地。
暴雨:自救要诀放慢出行速度,用好工具探路。行人外出,避开路上的“漩涡”和“喷泉”,绕开电线杆和路灯、雨伞雨衣挡视线,过马路要当心。水深的地方先用工具探探路,结伴同行最保险;车辆行驶,遇到积水慢慢走,使用雨刷器和防雾灯,高速路上开“双闪”。
火灾:自救要诀防火烧,更要防烟熏。小火快跑,小火就是逃生路线还没有被烈火浓烟封堵,温度较低、烟气浓度不大。这个时候你要立即逃生!浓烟关门,先用手背触碰门把手,若门把手已经发烫,不要贸然开门,应在室内等待救援。
爆炸:自救要诀远离爆炸点,保护裸露部位。爆炸点较远时,尽量朝上风口跑。若爆炸物有毒,应先绕开爆炸点;卧倒姿势,来不及跑时,背朝爆炸冲击波脸朝下卧倒,尽量盖住身体裸露部位。
雷电:自救要诀远离一切”导电体“。室内防雷,别靠近水管、煤气管等管道,尽可能关闭电器、拔下插头;室外防雷,远离树木和电线杆,少玩手机别打伞;车内防雷,车别停空地,关闭收音机。
洪水:自救要诀时刻问自己,站得够高吗?洪水未临前,向山坡、高地转移,或爬上屋顶、大树等待救援;洪水未临时,找到大体积漂浮物品作为支撑,让头部和身体浮出水面。车辆落水别启动,砸门砸窗来逃生;洪水退却后,别吃被洪水冲刷或浸泡过的食物,穿长袖长裤防止蚊虫叮咬。
沙尘暴:自救要诀记住“三原则”,防尘、避尘、洗尘。行前防尘,出门前戴上口罩,眼镜、帽子,避免沙尘影响呼吸道和眼睛等器官;外出避尘,减少体力消耗,尤其是老年人和体弱者。注意避让车辆和障碍物;回家洗尘,回家及时清洗皮肤、眼睛、口腔、鼻腔,注意身体和环境补水。
台风:自救要诀“宅家”最安全,出行看预警。留意预警,留意4色预警信号,检查门窗、电路、煤气,提前囤好食物用品;行人外出最好穿雨衣,打伞更容易被吹跑。树下、工地、电线杆别靠近;车辆行驶,增大车距,放慢车速、握稳方向盘,防止路线因风力而偏移。
来源:河南消防公众号
原文网址:https://mp.weixin.qq.com/s/bAKJUkWMIOVldS6ofiy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