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欢迎来到消防百事通 消防产品  |  APP下载  |  消防工程群  |   手机站    公众号
  • 资讯
  • 问答
  • 文库
0 我要加群
我要投稿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文章预览
巨亏!从消防器材到动力电池的跨越,沃特玛及其母公司无力偿还债务 !
来源: 连线EV 2018-04-17 09:19:27浏览量:8626
[加微信:fire114119,邀请你加入消防百事通交流群!]

  正当宁德时代作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行业的独角兽享受各方关注的时候,同样在新能源动力电池行业排行第三的“沃特玛”却没有这样的好命,不仅被曝出因拖欠供应商款项被堵门,其母公司坚瑞沃能还没有在债务危机爆发后利空消息接连不断中“还魂”,又陷入股东等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面临违约处置。

沃特玛

  沃特玛母公司“欠债”超200亿

  根据沃特玛此前对外公布的财政状况,迄今为止,沃特玛母公司坚瑞沃能整体债务已达221.38亿元,逾期债务19.98亿元,其中包括对上游供应商欠款以及银行借款。

  4月2日晚,坚瑞沃能再次发布公告,因公司及子公司沃特玛债务到期无能力偿还借款,债权方已向湖北省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冻结被申请人李瑶、沃特玛以及坚瑞沃能共计13个账户,合计6254.22万元存款。

  4月12日晚,坚瑞沃能公布的文件显示,公司实际控制人股权质押再次出现违约,总计违约规模为4.5亿股,占其所持坚瑞沃能股份的3/4。

  就在半个月前,4月1日下午,坚瑞沃能公告称,公司已经出现债务逾期的情况,截至目前逾期债务19.98亿元,主要为应付票据和银行借款,面临债权人的权利主张,公司面临偿债风险,对日常经营造成影响。截至3月31日,公司整体债务221.38亿元,其中:应付票据100.09亿元,应付账款22.21亿元,银行借款54.74亿元,融资租赁形成长期应付款25.93亿元,非金融机构借款3.32亿元,股东借款15.09务亿元。

  作为坚瑞沃能最主要资产的沃特玛,是这场债务危机的”主角“。

  母公司从消防器材到动力电池的跨越

  坚瑞沃能,全名“陕西坚瑞沃能股份有限公司”,虽然名字以“陕西”开头,但其总部却位于深圳,是一家为新能源汽车生产电池的企业。

  为什么一家陕西”公司,总部会在深圳呢?事实上,坚瑞沃能,原名为坚瑞消防,从名字就能看出来,这是一家做消防设备的公司。2010年9月2日,坚瑞消防在创业板上市,成为A股消防第一股。虽然这家公司头顶“行业第一股”的美誉,但上市之后的几年里,业绩却是,“半死不活”,2011-2014年,坚瑞消防的净利润分别为1158万、-1297万、483万、855万。

  “业绩大爆发”则是从2016年开始,当期净利润4.29亿元,扣非净利润3.82亿元,净利润同比暴增近11倍。但这一天文数字是源自当期对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100%股权(以下简称“沃特玛”)的收购,并非坚瑞消防的业绩。这也是这家公司在遇到困境后苦苦寻求突破,最后把目光放在了当时大热特热的“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结果。

  这即是说,目前动力电池行业的小三“沃特玛”的所有者并不像第一的宁德时代和第二比亚迪那般,本质也是做电池出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坚瑞沃能是半路出家的野路子。

  知情人士透露,沃特玛的资金问题一直存在,最近到了收帐时期,供应商发现沃特玛给他们的商业承兑汇票无法承兑。2018年3月底,在深圳市坪山新区的沃特玛总部大门前,有供应商拉出“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虚开商业承兑汇票欺骗供应商,到期无法承兑,请还供应商血汗钱”的白色横幅向沃特玛追讨资金。

  也许是对坚瑞沃能的未来没有信心,也许是对自家财务暴雷有所感知,包括上市公司实控人的郭鸿宝等在内的多个大股东从2017年8月至11月频繁减持。其中拉萨长园盈佳投资公司减持2919万股,北京德联恒丰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减持1514万股,郭鸿宝减持1302万股,朱金玲减持164.4万股。

  不过,令人震惊的是后面这一次减持。2018年4月9日,坚瑞沃能发布公告,合计持股5%以上的股东童新建、童建明、霍建华、孙喜生计划自本公告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6个月内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3,100万股(占本公司总股本比例1.27%)。

  除了减持之外,坚瑞沃能的大股东高比例股权质押也是毫不含糊。早在去年12月18日,坚瑞沃能就因为重大资产重组股票停牌。而在随后的2018年1月4日,公司控股股东郭鸿宝及其一致行动人宁波坚瑞新能源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累计质押公司股份558,409,922股,占其合计持有公司股份的92.79%,占公司总股本的22.96%。

  母公司如此困境,令沃特玛的未来被层层密布的债务乌云所笼罩。

  国内动力电池“天下三分”

  根据资料统计,在2017年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排行榜中,沃特玛排名位列第三,仅次于宁德时代、比亚迪两大企业,具体情况如下表:

2017年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排行榜

  由此看出,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市场占有率已独占鳌头,虽然在排名上“紧随其后”,比亚迪的全年装机量却与位列首席的宁德时代拥有将近一倍的差距。

  而排名第三位的沃特玛,在数据上已远远落后于前两位的业绩,显然已成为第三集团军的“分水岭”。因此,根据总体情况看来,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基本由宁德时代、比亚迪以及“其它企业”共同构成。

  动力电池行业已现“两极分化”

  众所周知,在国内大力倡导新能源车型发展之际,动力电池产品理应是汽车工业的“宠儿”,眼看大批量新能源车从制造厂缓缓驶出,动力电池产品的“生意”却为何越来越难做?

  事实上,沃特玛的重大失利并非池鱼堂燕。在总结经验教训时,企业副总裁钟孟光道出了沃特玛如此“狼狈”的根本原因:

 1.战略失败,对新能源行业存在误判

  2016年年底,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进行调整,新增"非个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运营需满3万公里方可领取补贴"的规定。

  政策出台以后,即使补贴退坡的影响足以承受,但回款周期至少延长了一年半以上,运营公司难以在租赁过程中收取高价,造成公司整体运转困难。与此同时,下游客户回款周期大幅拖长,使公司存货周转难度加大。因为公司巨额债务还款变得愈发困难,便直接导致债务违约情况发生。

 2.扩张过于激进,资金流出现问题

  自从2016年被坚瑞沃能收购后,沃特玛便调整战略,将生产规模大幅提升,意图以更大的销量换取更低的生产成本,并提高市场占有率。然而,在“大跃进”式的发展背后,沃特玛的资金链问题逐渐显露。

  2018年锂电池新政提高了要求,工况续航里程在150公里以下的电动车不再享受补贴。不巧的是,在沃特玛产能、库存同时提高的背后,相当比重已生产出来的电池没有达到规定的能量密度要求,导致这部分库存产品的销路被直接阻断。

  无奈之下,沃特玛只得将库存产品转化为储能电池进行销售,但利润空间却直线下降。

  表面看来,沃特玛如今尴尬的局面,主要是由于公司失败的战略制定以及决策造成的,颇有“一失足成千古恨”之意。然而,抛去沃特玛在公司整体战略上的失败不谈,从国内愈发成熟的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众多热度极高的车型,在动力电池这一关键部件上,似乎已被宁德时代“垄断”,大有“强者恒强”之势。

  此外不难判断,比亚迪的迅速转型以及扩展市场的决心,已证明其欲与宁德时代正面抗争的决心,二者在市场份额的“拼抢”中针锋相对。此情此景下,最有可能导致的结果则是二者国内市场份额双双增长,进而继续压缩第三梯队的生存空间。强者之战中,真正“中枪”的却往往是同行业中的“低端玩家”。

  这种必然的结果看似悲情,然而即使我们将眼光扩展到全球范围内,在动力电池领域“虎虎生风”的企业也仅有三星、LG、松下等屈指可数的几家,多数企业仍处于“默默无闻”的境地,市场占有率更是有些惨不忍睹。

  这便意味着,现如今的动力电池行业已逐渐从“躺赢”模式向两极分化转变,优胜劣汰趋势已日趋明显。表面看来,沃特玛的巨大亏损的确是人为因素造成,但综合分析之下,即使沃特玛从始至终采用按部就班的保守模式经营,却也未必能获得长久的生存空间。

  换而言之,从宁德时代两年间的发展速度看来,其公司战略同样属于激进风格,其大力研发三元锂电池之际,国家还并未认可三元锂电池用于乘用车的安全性。因此,遥想当年,宁德时代同样在进行一场“博弈”,并且最终“押宝”成功。相反,沃特玛无疑并未把准时代脉搏,“误诊”之下的惨痛结局可想而知。

  综上所述,无论各家企业战略如何调整,随着国内新能源车市场继续壮大,行业洗牌、优胜劣汰在所难免,能生存到最后的企业必然会“屈指可数”。

0
条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评论
评论

联系方式 | 加入消防百事通 | 关于消防百事通 | 网站地图

消防知识、消防器材、消防技术、消防法规的学习交流中心 --消防百事通--一起来关注 www.fire114.cn

© 2021 消防百事通 苏ICP备19006513号-1

苏公网安备 320995020001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