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欢迎来到消防百事通       登录      注册        |  消防产品  |  APP下载  |  消防工程群  |    网站导航     手机站    公众号


回答正确
恭喜您获得5积分
回答错误
送您1积分安慰一下
41 我要加群
我要投稿
应急管理部部长王祥喜:对人员密集场所 要推广运用智慧消防
来源:应急管理部 2023-03-08 12:54:18浏览量:4843
[加微信:fire114119,邀请你加入消防百事通交流群!]

2023年3月7日下午,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结束后,举行了第二场“部长通道”采访活动。应急管理部部长王祥喜在“部长通道”,就应急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等热点问题回答媒体记者提问。

应急管理部部长王祥喜

01、谈应急管理体制改革带来的变化

新华社记者:

国家机构改革是今年“两会”的一个热点,应急管理部是上一轮机构改革新组建的部门,五年来,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请问王部长,您如何看待应急管理体制改革带来的变化呢?谢谢。

王祥喜:

谢谢这位记者对应急管理工作的关心。应急管理部组建以来要说带来的变化,我先讲两组数据。一是安全生产事故逐年下降,去年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和2017年相比下降46.9%。二是2018年以来各种自然灾害年均因灾死亡和失踪人数,和前五年的均值相比下降54.3%,可以说成效非常明显。

上一轮机构改革组建应急管理部,增强了对应急管理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经过五年的实践,我感到有几个变化:

第一,实现了全灾种的统筹应对。构建大安全、大应急的框架体系,改变了过去长期以来“九龙治水”、各灾各管的模式,形成了统筹管理、统分结合的新机制。通过发挥应急管理部门“统”的综合作用,也充分发挥各个部门专业优势,齐抓共管、共同应对。

第二,实现了全过程的统一管理。过去发生事故、发生灾害以后都是第一时间去救援,但往往重救轻防。现在是“防、抗、救”相结合,应急管理部门事前推动风险防范、应急准备,事中第一时间到现场调度、抢险救援,事后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开展事故调查,并且督促整改提升,这样更加有效地实现了统一调度、协调有序、行动高效。

第三,实现了全天候的积极防范。防灾减灾救灾行动更加高效,过去发生灾害以后,也是紧急行动。现在我们根据风险研判,提前开展应急演练,同时提前预置救援力量,包括物资储备,这样做到“风雨未来人先到,救援抢在成灾前”。

第四,实现了全力量的有效协调。五年来,应急救援能力大大增强,国家消防救援队伍是我们应急救援的国家队、主力军,现在承担着全灾种应急救援任务,关键时刻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也给人民以力量。同时,积极发挥国企、社会力量作用有序参与应急救援。在大灾的时候,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也是我们的坚强后盾。

所以说改革带来了积极的变化,下一步我们将坚定不移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继续深化改革,不断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应急管理工作新局面。谢谢。

02、谈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我们感到这是对公共安全治理模式的整体重构,请问王部长,应急管理部考虑从哪些方面推进?谢谢。

王祥喜:

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这是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部署,就是要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到关口前移,宁可十防九空,也不可万一失防。我们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要源头防控。任何事故都可以溯源,所以抓源头是最根本的、最有效的,也是管长远的。去年我们组织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下一步我们将充分运用好这次普查的成果,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服务重大工程建设,服务各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引导城镇人口、基础设施、主导产业,向一些比较安全的地方布局。项目建设、设施建设,要从源头上把好安全准入关。

二是要常态管控。坚持不懈、常抓不懈,严格监督、严格管理,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同时对自然灾害要及时组织会商研判,根据不同阶段、不同特点动态研判,这样有针对性地制定一些防范措施。

三是要监测预警。要加大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建立健全灾害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建立全国自然灾害风险监测预警平台,同时对矿山、危化品这些高危行业建立风险监测“一张网”,对人员密集场所推广、运用智慧消防,等等。就是要做到风险早识别、早研判,提高预报、预警能力。

四是要工程治理。工程建设可以加强备灾防灾能力和安全能力。对安全工程要舍得花钱,舍得下功夫,对一些重要的设施、重要的工程,要提升安全等级、安全标准。比如一些重要的工程,可以按五十年一遇、甚至百年一遇的设防标准来建设。自然灾害防治,国家有九项重点工程,这个要加快推进。再就是推广一批安防工程,还要推动智慧矿山建设,推动老旧危化品设备设施、城市老旧管网改造升级等等,通过技改或者工程建设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谢谢。

03、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请问王部长,今年应急管理部将采取哪些措施防范和遏制重大事故发生?谢谢。

王祥喜: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关心。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各个方面的努力,安全生产形势不断好转。比方说前十年,重特大事故一年要发生60起以上,近五年,每年平均15起左右,去年降到历史最低的11起。但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我们国家高危行业企业数量众多,安全基础还很薄弱。比方说我们的化工产业产值占全世界的40%,我们的煤矿现在还有4400多座,去年产煤45亿多吨、创历史新高。还有大量的非煤矿山、尾矿库,城镇的燃气管网超过100万公里,安全生产面临严峻挑战。

今年以来,我们的安全生产形势也不容乐观。元月、二月,在疫情转段、大量企业复工复产的情况下,虽然安全生产事故和死亡人数和去年同比分别下降46.3%和37.6%,但是发生了三起重特大事故,这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也给许多家庭带来了巨大悲痛。特别是“2·22”内蒙古阿拉善露天煤矿发生特别重大坍塌事故,造成了53名工人失联和死亡,我们感到十分痛心,教训十分深刻。下一步,我们将把防范重特大事故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压责任。要推动各个方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狠抓工作落实,这是至关重要的。两会之前,国务院安委会已经派出了20个工作组到各个地方检查、抽查、督导,督促责任落实。

二是抓整治。前三年,全国开展了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下一步要不断巩固深化。同时,今年继续抓好重点行业领域的重大隐患排查专项整治,要建立责任清单、建立数据库,限期整改、闭环管理,守住不发生重特大事故的底线。对于发生了重特大事故的,我们要认真调查、严肃查处、严肃追责。

三是重服务。既要严格监督,也要指导服务。要组织专家对一些高危行业重点企业进行帮扶,帮助他们消除隐患,解决安全问题。比如说矿山领域,包括煤矿、非煤矿山,对一些重点省、重点企业,我们派出工作组重点帮扶,去年在贵州,今年安排在新疆。对危化品重点县,我们组织专家进行服务。下一步,对消防和工贸等其他领域,也要开展类似的服务活动。

四是强基础。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夯实基础至关重要。我们要大力推进科技兴安,推广使用先进技术、先进装备,比如一些高危行业,可以用机械化来减人,自动化、智能化来换人。再就是要强化企业的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广泛地开展科普宣传和教育,提高全社会公众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在这里,我们也希望媒体朋友今后多关心支持安全生产工作。谢谢。

41
条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评论
评论

任荣斌2023-03-09 06:36:17
如果不成熟的想法建议不要急于实施,比如一消,原来计划大有作为,结果因为智能转变,现在就业都困难,是不是有点操之过急。出台各类政策,必须谨慎!
回复 · 0
7
119112023-03-14 10:14:12
普通消防都没真正重视起来,还是各种应付,不检查设备可能都不开。推广智慧消防也没啥用
回复 · 0
3
张智昊2023-03-13 07:48:02
智慧消防的证书 此证垃圾,无任何卵子用,搞智慧消防别让这些歪门邪道沾边。
回复 · 0
2
张金生2023-03-09 10:33:12
希望能够重视从事消防行业的待遇!
回复 · 0
2
忆往昔2023-03-13 07:35:29
智慧消防,需要资金解决方案
回复 · 0
1
耳顺2023-03-09 11:01:44
抓源头是最根本的、最有效的,也是管长远的,对人员密集场所推广、运用智慧消防
回复 · 0
1
阿才2023-03-09 08:40:22
不是只是局限于概念想法,要????详细的实施方案
回复 · 0
1
火焰蓝2023-03-09 05:43:56
智慧消防系统越来越广泛,我们要掌握各项技术,没有保养好。
回复 · 0
1
临在当下2023-03-08 16:20:56
宁可十防九空,也不可万一失防。
回复 · 0
1
徐亚2023-03-08 15:26:27
智慧消防工程师证书了解一下,马上就成了机构割韭菜招牌!
回复 · 0
1
合作共赢2023-03-08 13:36:04
应急管理部部长王祥喜在“部长通道”,就应急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回复 · 0
1
李小龙2023-03-25 08:22:00
对于消防,必须科学化,科技化,现代化
回复 · 0
0
王少2023-03-17 08:39:08
智慧消防?感觉是智商消防,弄一下花点钱,系统崩溃,再没有下文了
回复 · 0
0
海阔天空252023-03-14 14:06:52
稳扎稳打,先把现有的设施搞到实用再谈智慧消防吧
回复 · 0
0
孔中保2023-03-12 14:17:41
消防行业的大佬
回复 · 0
0
18936****49992023-03-12 14:05:29
大力支持科学发展。
回复 · 1
0
「阿强╮ ’2023-03-10 06:53:52
科学技术
回复 · 0
0
紫霞2023-03-09 23:11:29
消防工作一定要到首位的,必须以智慧消防系统为主
回复 · 0
0
消防小白2023-03-09 13:02:06
每天学习一点点
回复 · 0
0
微信用户2023-03-09 11:05:21
支持智能化,推广消防物联网!
回复 · 0
0
李海鹏2023-03-09 10:45:27
早日推进智慧消防网络的建设,减少人力的投入,让安全管理更加简单
回复 · 0
0
13420****53492023-03-09 10:44:41
智慧应急消防是趋势,我们一直在做,希望跟同仁一起探讨!
回复 · 0
0
看海2023-03-09 08:37:12
1、实现了全灭种的统筹应对2、实现了全过程的统一管理3、实现了全天候的积极防范4、实现了全力量的有效协同~
回复 · 0
0
陶陶892023-03-09 08:31:04
支持智能化,推广消防物联网!
回复 · 0
0
黄超庚2023-03-09 07:50:30
充分发挥各个部门专业优势,齐抓共管、共同应对。
回复 · 0
0
1313****50012023-03-09 07:44:06
防患于未然
回复 · 0
0
一切都是最好的2023-03-09 07:21:43
应急管理部部长王祥喜在“部长通道”,就应急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等热点问题回答媒体记者提问。
回复 · 0
0
~~苍鹰~~2023-03-09 06:41:59
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夯实基础至关重要
回复 · 0
0
良辰美景奈何天2023-03-09 05:10:35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回复 · 0
0
李光臻2023-03-09 04:56:01
构建全灾种全民预防体系,加强应急管理队伍建设,提高应急管理人员素质,填补应急管理缺失,全面降低灾害风险——这都是保障“生命至上”体现“以人为本”的安全举措,也是争创社会化效益的一部分。
回复 · 0
0
文语2023-03-09 00:00:03
智慧消防,惠及您我!
回复 · 0
0
紫风2023-03-08 23:29:49
对于九小场所和消防重点单位,这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回复 · 0
0
~大漠~2023-03-08 22:36:43
智慧消防是未来大势所趋,公共场所消防安全难管理,扩大推广力度。
回复 · 0
0
开心时刻2023-03-08 21:42:23
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智慧消防的推广应用将为我们保驾护航。
回复 · 0
0
微信用户2023-03-08 21:37:57
新建建筑的智慧消防,已势在必行需要强制。
回复 · 0
0
段海峰2023-03-08 19:40:17
全面推广,全力以赴!安全重于一切!生命至上!积极响应王部长的号召!
回复 · 0
0
朕、言尽于此2023-03-08 19:20:55
应全面推广
回复 · 0
0
2023-03-08 16:05:29
充分发挥各个部门专业优势,齐抓共管、共同应对
回复 · 0
0
139****0302023-03-08 15:18:12
重点企业管理,充分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来降低重特大事故。
回复 · 0
0
133****12222023-03-08 15:00:42
消防说全体公民的义务
回复 · 0
0
塞东郭2023-03-08 14:58:00
不能只对人员密集场所推广、运用智慧消防,其他区域也可以
回复 · 0
0
消防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文章分享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