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不是仅针对消防产业互联网,所有的产业同一个物理对象所有权属性不一致的,用户角色与场景逻辑丰富的都有这样的困局。共享出行除外,他的对象产权不可拆分,场景与角色单一。我们的消防,物业围绕建筑服务的都是。
困局
1、同一物理主体但产权切割多元化
我们建筑主体可能分割销售,就是同一个建筑所有权人,也有大多数做一些区块化运营服务,同一个建筑不同的建筑服务也是有不同的企业提供的服务。
这就让同一个物理主的基础数据所有权分散,服务建筑运营的数据行业性分散。
其中有大量的数据要重新录入,同时在建筑服务周期满了以后没有一个统一服务数据收纳中心,造成大量过程与结论数据资产流失。让后期建筑服务成本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又很难提高。服务提供方在寻找服务目标过程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数据二次生成与数据业务对接成本都是一次比一次高。
2、同一场景同一角色与业务管理非标准
我们建筑内容是360行,每一个行业都有自身的特点,且同一个行业,同一个角色在不同场景要求下的服务逻辑也是大不相同的。
这就要求我们的服务应用软件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用业务流程,就大大的限制了应用软件的流通性。
这也还只是业务逻辑的不同,后面还有数据接口的非统一性,数据字段的非统一性等等。
3、角色与场景管理体系没有面向结论的规划
我们的产业联网在早期规划都是以业务信息化为目标形成的,缺少了我们收集大量的业务数据如何数据产品化的预先规划。
这就是大量的产业信息化平台实失了数据产品化再一次推动产业发展的动力或着手段。
数据字段重复,一致性差,业务流程交叉,藕合性太强,产业没有看见实实在在的好处,失去了信息化重整与再投入的经济动力。
归宿
1、同一物理主体的数据权要能归一化。这一点是实现数据资产沉淀的第一步,这会让社会上产生大量的数据节点型企业,有点像“数据地主”,但有本质上的不同。
数据节点型企业的数据只是使用权,不是所有权。
但所有权重要吗,不重要,使用才重要。
当然这些数据节点都会把自己辖区内的数据按产业互联网要求码放清楚,这就基础的数据治理。
其中以行业物联网数据条件为一大类,这类数据因为来自物联网设备与业主的关联性强,他们一开始可能还有一个物联网应用软件,后期随着数据复用性提升(SDOS3.1的深化应用),可能不需要这个的物联网软件了(物联网数据不是看的,要能进入业务),但他们可以通过物联网数据维护来获得持续的收入。
2、针对不同角色,不同场景我们可以把他们的角色与场景软件结合在一起,协调统一数据接口开展区域内外的合作,提高数据的复用率,软件的复用率。
让单位数据资产可以沉淀,这里面要求牵头单位要有一定的行业知名度,产业覆盖率,产业研究水平。
同一个社会主体,在形成自身业务数据的过程中要寻找一个安全,可信的数据容器(SPP业务数据管理),实现不同建筑,不同场景,不同角色数据的有序管理。
3、信息化建设要以数据产品为目标。通过数据产品实现产业在数据的指导下螺旋式提升与发展,在前两步的基础之上开展数据产业化的发展规划,这里是产业大学,研究院成果的摇篮。
商业模式,以单位数据资产为节点,开展服务在线化,通过数据加工,通过评价与整改的方式持续提升服务水平,要解决数据节点,模式业务推动发展,模式业务推动是关键。
小结
产业互联网的困局不是一天形成的,所以解决这一问题也不是一天就可以完成的。
通过大学,协会与企业联合共建地区性业务数据中心,通过项目凝集一批国内优质的应用软件合作商,开展区域性的产业信息化融合平台是完成可能的,在全国十多个地区形成这样的范式后就可以全国性的数据融合与推广了,那里的产业数据与产业应用软件也就真正实现了市场化了。
这是一个巨大的蓝海,同时也是一个需要有长期储备的企业与个人才可以参与进来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消防百事通系信息发布平台,消防百事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