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欢迎来到消防百事通 消防产品  |  APP下载  |  消防工程群  |   手机站    公众号
  • 资讯
  • 问答
  • 文库
0 我要加群
我要投稿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文章预览
高层住宅发生火灾怎么办?
2022-06-13 12:01:10浏览量:6929
[加微信:fire114119,邀请你加入消防百事通交流群!]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高层住宅即使在我国的大城市里也是凤毛麟角。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高层住宅在大小城市雨后春笋般地拔地而起,我国高层住宅的数量在世界各国中遥遥领先。

与多层住宅相比,高层住宅结构复杂、人员密集,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蔓延快、扑救难度大、疏散困难,容易导致居民伤亡。

近十年我国高层建筑发生火灾3万多起,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据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数据显示:2021年共接报高层建筑火灾4057起,火灾造成168人死亡。

其中,高层住宅火灾3438起、死亡155人,分占高层建筑火灾的84.7%和92.3%。

高层住宅发生火灾怎么办

高层住宅发生火灾怎么办?是疏散逃生还是固守待援避难?怎么疏散逃生?怎么避难?这是每个高层住宅居民密切关心的问题。

对居民来说,高层住宅的火灾按起火场所不同可以分为三类,即自己家里、楼内邻居家和公共部位、外墙保温材料起火导致的火灾。

自己家里发生火灾

自己家里着火,如果居民发现及时,火灾处于初起阶段,就用灭火器等进行扑救。在青壮年人扑救时,让老人和孩子先撤出户门。

如果火灾已过了初起阶段,或初起火灾扑救失败,灭火者应立即逃出户门,在确认全家人都出户门后,把户门关上,防止火灾向楼道蔓延。

判断火灾是否处于初起阶段的标志是看火焰是否窜到天花板。

火势较大时,退避到家里的卫生间或火势未蔓延到的卧室,在那里固守,向消防队求救是错误的选择。因为这样做,在消防队赶到救援前,居民的生命受到危害的概率显然大于逃出户门。

一般来说,消防队赶到现场,再破拆户门所花的时间大于火焰突破并非防火门的卫生间或卧室的门。

相比之下,全家人一旦逃出户门,并且关上户门,那么从这一刻起他们的生命安全就得到保障了。在全家人下楼时顺便示警或大声呼喊通知邻居疏散逃生。

楼内邻居家和公共部位发生火灾

楼内邻居家和公共部位发生火灾,尤其是深夜、凌晨发生火灾,对居民威胁比较大。

白天醒着的人本身就是一个火灾探测器,尚能及时发现火灾。

而熟睡的居民发现楼内其他人家里或公共空间着火时,火灾往往已过了初起阶段,烟气也可能已经不限于一户之内了。

火灾烟气比空气轻,在楼内向上以每秒钟约3~5米的速度蔓延,烟囱效应时会更快呈现。

在楼道内水平蔓延的速度约为每秒钟0.3~0.5米。烟气在楼道里先沿天花板蔓延,然后逐渐往下扩散。

火灾烟气温度高、缺氧,而且有一氧化碳等毒性气体,吸入这种气体非常危险。

在高层住宅火灾中,大多数人员死伤是烟气,而不是火焰造成的。

这些地方发生火灾时,居民如果采取错误的行动,就可能危及生命安全。

居民务必要保持冷静,先对起火地点和烟气蔓延的情况做出判断,再做适当的选择,不能鲁莽行动。

比如,居民可以先摸户门把手,观察门下的缝隙。如果门把发热,缝隙有烟气渗入,那表明楼道已被烟气封锁,居民可以用毛巾或衣物堵住门缝,在家里固守,打电话向消防队报警。

如果没有上述情况,应先打开一条门缝,确认楼道里烟气蔓延的情况。

54米以上的高层住宅在公共部位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居民还可以根据报警声判断起火楼层。

如果居民确认烟气来自自家本楼层或上面楼层,可根据烟气层不同的高度做以下相应的选择。

·发现楼道里烟气层离头顶还有不小的距离,居民可以疾走下楼疏散;

·如果烟气层距头顶一尺左右,就要弯腰疾走;如果烟气扩散到胸部,就要匍匐行进下楼;

·如果扩散到腰部以下,就要退回家里,关上户门固守避难,报火警求救。

这里用的词是“疏散”,而不是“逃生”,或“跑”,是因为“逃生”,或“跑”一般用于一个或几个人撤离。人少时,奔、跑都可以。

当居民需要群体撤离时,必须井然有序地疏散。无论楼道里还是下楼梯,行进时要疾走。争先恐后或奔跑,不仅影响撤离速度,而且容易导致踩踏事件。

疏散时不要披大棉被,这样做有弊无利。穿越防火门时要随手关好楼道口的防火门。下楼时不要乘电梯。

如果确认烟气来自自家以下楼层,居民不要轻易选择疏散逃生。

因为火灾烟气产生、蔓延得太快,就在居民一层层下楼的过程中,楼下的环境已经对人的生命构成很大的威胁,再返回已为时过晚。

向上疏散一般只适合住在顶层和顶层下面一、二层的居民,并且必须事先确保通往屋面的门没有被锁上。

外墙保温材料发生火灾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内外许多高层住宅加装了可燃材料的外墙保温层。

可燃材料的外墙保温层

在我国,直到2014版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建筑的外墙保温材料提出严格的燃烧性能要求,并于2015年实施后,新建的高层住宅的外墙在防火上才比较安全。

外墙保温层采用可燃材料的后果是可能引发全楼大火。

2010年11月15日上海胶州路教师公寓和2016年6月14日伦敦格伦费尔大楼火灾都是因为外墙保温层起火造成的,分别导致58人和80人死亡。

这类火灾给人们留下的经验是,发生外墙保温层火灾时,楼内的居民要尽快通过疏散楼梯疏散,因为发生这类火灾时,起初楼道和楼梯间里还没有烟气蔓延,是安全的。

一段时间后,大楼外部可能通楼起火,消防队难以在短时间展开灭火救人,尤其难以从建筑物外施救。火势还会通过窗户侵入大楼内。这时再疏散逃生,危险性就大了。

2010年上海胶州路“11·15”高层住宅火灾时就有这样的教训。

2010年上海胶州路“11·15”高层住宅火灾现场

2010年上海胶州路“11·15”高层住宅火灾现场

一名住在那里的高三女学生发现大楼里起火,就用手机打电话给她的父亲,问他怎么办。

父亲让她躲到家里的卫生间。她在卫生间与父亲保持联系,白白错过下楼疏散逃生的大好时机。一个小时后,父亲再也联系不上她了。

2015年后我国建成的高层住宅外墙保温层在防火上比较安全了。

但问题是,在此之前建造的高层住宅,凡是加装了外墙保温层的,一般都采用了可燃材料,留下了先天的火灾隐患。

这样的住宅全国各地都有,而且数量不在少数。

因此,住在这种高层住宅的居民必须意识到,自家住宅的火灾隐患比其他高层住宅的居民大,在防火上应该更费心。

是不是发生高层住宅火灾时,居民只要按以上的方法疏散逃生或固守避难,就一定安全了?显然不是。

发生火灾时采用何种方式求生,是人们被火灾逼到生死最后防线时的选择。

选择正确,仅意味着不受伤害的可能性更大。

那么,有没有更安全的方法?有!那就是建好火灾之前的消防安全的各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也是最有效的防线,是做好防火工作,尽可能避免火灾发生。

每户居民首先要做好自己家里的防火工作,重点是厨房、用电、吸烟和预防儿童玩火等等,以及不在家里给电动自行车(包括单个电瓶)充电。

有些事情养成习惯就好了,比如家里煮完食物要把锅具从灶上拿走,就不会忘了关燃气阀。

还有,不少家庭还在使用几十年前布的电气线路,这很不安全。因为当年的电气线路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家庭用电量的需要了。

公共部位防火防火的关键是不要在门厅、楼道、配电间等地方堆放杂物尤其是可燃物,不停放电动自行车等。

以上两方面各地的消防部门宣传得很多,就不展开说了。

对于2015年前建成,外墙加装了可燃材料保温层的高层住宅居民,首先要知情,认识到其带来的火灾隐患,并做好相应的防火工作。

这些工作包括:要采取措施禁止居民和他人在住宅附近燃放烟花爆竹,不在外露阳台堆放杂物,不往窗外乱扔烟头,不加装可燃的雨棚等,以防引燃外墙可燃的保温材料。

居民也要经常注意住宅楼外墙保温层的外层有无破损。如果破损了,其中可燃材料被引燃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不要认为这只是有关部门的事。万一引发火灾,人家只是有责任,但对全楼居民来说,那可是生死攸关的事了。

第二道防线是,尽早发现火灾,进行初起火灾扑救。

做好防火能预防大多数火灾的发生。但是家里毕竟到处要用电,厨房里要用火,部分高层住宅的外墙的保温层已经采用了可燃材料,对火灾做不到本质安全。

因此必须构筑第二道防线,即及早发现火灾,在其处于初起阶段将其扑灭,或及早疏散。

在这方面,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家里安装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器和燃气报警器,它能实时监控报警,帮助居民在火灾发生的初起就及时发现。

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器

现在大多数高层住宅的楼道里都配备了2公斤的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对付初起火灾的必要措施,就是用灭火器扑救。

只要受过灭火器使用培训,灭火器又处于完好状态,那么扑救成功是大概率的。大多数火灾能在初起阶段被扑灭。

如果楼道里没配备灭火器,居民可以自己购买,在家里配备。

灭火器

即使楼道里配备了,家庭也可以配备。

楼道里一般配备干粉灭火器,家里可以买水基型灭火器,使用后者能减少污染。而且多一个灭火器,就多一点安全。

除了灭火器,家里还可以配备灭火毯等。灭火毯的优点是使用简便,放上8年、10年不会坏。但它只能用来灭1平米的火。

家里配一根带喷头的软管,居民发现火灾时把它接在水龙头上灭火也是一种方法。当然,这样配备的居民应该清楚水适宜灭哪些火,电火、油锅起火是不能用水灭的。

即使初起火灾扑救失败,居民也能及早逃生。

第三道防线是,事先做好准备工作,确保疏散逃生安全。

初起火灾扑救有失败的可能。也有些火灾,被发现时已过了初起阶段,还有外部因素造成的外墙保温层起火,难以开展初起火灾扑救。

在这种情况下,就要疏散,有时候需要全楼居民疏散。为了使疏散安全,有不少工作必须事先做好,往往还需要全楼居民共同做好。以下几条是非常重要的:

·住宅楼的常闭防火门要保持常闭状态。否则发生火灾时,疏散走道就成了火灾烟气蔓延的通道了。

·居民都要参加火灾疏散逃生演练,以确保发生火灾成百上千人疏散时井然有序,不发生踩踏事件。

不参加演练,就像演员不排练就上台演出,难以确保演出时有上好的发挥。

居民不能以单位里参加过了为由,不参加居民小区里的演练,因为单位里的演练与住宅里的演练有很大的不同。

有一个例子能说明疏散逃生演练有多重要。

2008年汶川发生里氏8级大地震,造成了将近7万人遇难,近40万人受伤,17,000人失踪。

但距离汶川并不算太远的桑枣中学却缔造了一个生命奇迹—全校师生2300多人,仅1分36秒,就神速而有序的从教学楼撤离,师生无一伤亡。

其原因是,该校校长叶志平先生上任后除了努力申请到资金,改造学校危楼外,定期组织师生进行疏散演练,灾难来临时,全校师生才能全身而退。

第四道防线是,为消防队灭火救援提供便利。

这方面的工作包括:在小区里不占用消防车道、在住宅楼前确保举高消防车展开工作的空间、不安装影响消防队从建筑物外救援的防盗窗和确保室内消火栓等建筑消防设施完好等等。

消防通道

在确需安装防盗窗的情况下,一定要预留逃生出口。

另外,小区居民在报火警后要派人到路口接消防车,引导消防人员到场处置,在消防车进小区前排除消防车进入小区的各种障碍。

为了生命安全,高层住宅的居民必须具备比其他住宅居民更强的火灾忧患意识,守住每一道防火安全的防线,清楚在一旦发生火灾时如何正确地应对。

在这方面有一个典型的成功例子。迪拜2011年建成的火炬大厦是一栋高度达337米的超高层住宅楼,是世界最高居民楼之一,楼中住有数千名居民。

2015年迪拜火炬大厦火情

2015年迪拜火炬大厦火情

该大楼由于采用英国的标准,加装了有可燃材料的外墙保温层,在2015年2月21日和2017年8月4日分别发生外墙保温层大火。

所幸的是,楼内居民、大楼管理方和当地消防部门都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做好各方面的防火工作,在两次火灾中安全疏散全楼居民,无一人伤亡。

两次成功疏散的背后,是全体居民都认真学习消防知识和技能,定期参加火灾疏散逃生演练,有关方面对建筑消防设施的精心维护以及消防部门的耐心指导。

他们平时在防火上做出的努力值得我们学习,在万一发生大火时,最大限度地避免人员伤亡,最好无人伤亡,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尤其是楼内居民的努力,持之以恒地做好防火安全工作。

这些事也许挺麻烦,也许永远用不上,最好永远用不上,但一旦赶上了,带来的可能是生与死的差别。

文|范强强 石少杰

图|来自百度图片

范强强,中国消防协会理事、中国消防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原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普及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原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信息研究室主任。曾在《文汇报》、《人民公安报》、《中国消防》、《消防科学与技术》等报刊发表论文、译文200余篇,并担任《英汉汉英消防词典》、《英汉消防词典》、《国外典型火灾灭火战例选编》主编,《财产保险和火灾风险管理》副主编,《灭火手册》、《防火手册》编审,美国《消防手册》中文版编审,《阻燃剂化学及其应用》等5本专著的作者。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消防百事通系信息发布平台,消防百事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0
条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评论
评论

联系方式 | 加入消防百事通 | 关于消防百事通 | 网站地图

消防知识、消防器材、消防技术、消防法规的学习交流中心 --消防百事通--一起来关注 www.fire114.cn

© 2021 消防百事通 苏ICP备19006513号-1

苏公网安备 320995020001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