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欢迎来到消防百事通 消防产品  |  APP下载  |  消防工程群  |   手机站    公众号
  • 资讯
  • 问答
  • 文库
0 我要加群
我要投稿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文章预览
“天人感应”的火灾理念与明朝皇帝的“罪己诏”
2022-07-04 14:02:47浏览量:1409
[加微信:fire114119,邀请你加入消防百事通交流群!]

中华民族关于火与火灾的理念,起源于人类朴素的唯物主义认识,但到后来,随着"人火”与“天火”的区分,唯心主义的成分越来越多,神秘主义色彩也越来越浓。

西汉统治者再度推崇儒家思想时,根植于中华民族心中关于火与火灾的理念,被儒学大师董仲舒锁定在唯心主义的“天人感应”学说上。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赋于当朝统治者和普通老百姓关于火与火灾的理念以全新的诠释,现实生活中的客观实际与主观臆断得到了有机的相连,使“天火”之说发挥得淋漓尽致。

这种"天人"是如此“合一”的诠释、相连,居然具有一种独特的“完美感”。

汉代以后“奉天承运”的皇帝,基于“君权天授”的理念,一般信奉董仲舒“天人感应"的哲学思想,这在明朝的皇帝中尤为突出。

他们把董仲舒“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不出怪异以惊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的论述奉为经典,并且态度非常虔诚。

朱元璋初即皇帝位,遇到火灾,就自责修省,为子孙做出榜样。

此后一旦发生重大火灾,明朝各代皇帝莫不诚惶诚恐,屡下“罪己诏”、“省躬思咎”、“以消天谴”,并采取其他祈禳措施。

他们还普遍“求直言”,或“素服”、“避殿”、“减膳”,甚至“撤宝座”。

在明朝的17个皇帝中,除惠帝、仁宗、穆宗、光宗4个短命的皇帝外,其他13个皇帝共下"罪己诏”20次,超过以往任何一个王朝。“天人感应”的火灾观,成为明朝统治阶级对火灾认识的主流。

“罪己”现象在明代相当普遍,即使是以荒淫和荒唐著名的武宗皇帝也不敢违。

640_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 (1).png

正德九年正月十六日(1514年2月10日),武宗在宫中张灯娱乐,不幸所贮火药被引着,延烧乾清宫。

灾后第二天早朝武宗穿“浅色服”,避开正殿,改在奉天时“撤宝座”,并敕谕群臣:“朕恭承天命,夙夜孜孜,勉图治理。我者乾清宫灾,朕心惊惶,莫知攸措。”

当然,董仲舒“天人感应”的理论既是唯心论,又是形而上学,在古代就受到东汉的王充、北宋的欧阳修、王安石等人的批判。

但是“天人感应”的理论为后世官员向皇帝进谏,进行监督提供了一种武器。只要出现灾异,官员都能找到理由批评朝政,向皇帝进谏,要皇帝节欲、尊贤、安民。

在“天人感应”的精神枷锁下,不少皇帝小心谨慎,如履薄冰,在出现灾异时,常下罪己诏,广开言路,听取谏议。这就体现了"天人感应”说的威力。

这种对皇帝起到约束的机制,对稳定社会、缓和阶级矛盾、安定人民生活、发展生产无疑是有利的。自然,对防灾救灾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因此东汉的王充尽管对“天人感应”进行了多方面的深刻批判,但仍对董仲舒讲“天”,意在表达人心,教化君主的良苦用心可见一斑。

文|范强强

图|来自百度图片

范强强,中国消防协会理事、中国消防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原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普及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原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信息研究室主任。曾在《文汇报》、《人民公安报》、《中国消防》、《消防科学与技术》等报刊发表论文、译文200余篇,并担任《英汉汉英消防词典》、《英汉消防词典》、《国外典型火灾灭火战例选编》主编,《财产保险和火灾风险管理》副主编,《灭火手册》、《防火手册》编审,美国《消防手册》中文版编审,《阻燃剂化学及其应用》等5本专著的作者。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消防百事通系信息发布平台,消防百事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0
条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评论
评论

联系方式 | 加入消防百事通 | 关于消防百事通 | 网站地图

消防知识、消防器材、消防技术、消防法规的学习交流中心 --消防百事通--一起来关注 www.fire114.cn

© 2021 消防百事通 苏ICP备19006513号-1

苏公网安备 320995020001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