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欢迎来到消防百事通 消防产品  |  APP下载  |  消防工程群  |   手机站    公众号
  • 资讯
  • 问答
  • 文库
0 我要加群
我要投稿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文章预览
上海开埠前的消防
2022-05-23 11:58:48浏览量:1347
[加微信:fire114119,邀请你加入消防百事通交流群!]

约6000年前,现在的上海西部即已成陆。春秋战国时,上海是春申君的封邑,故别称申。

晋朝时,因渔民创造捕鱼工具“扈”,江流入海处称“渎”,因此松江下游一带称为“扈渎”,后又改“沪”,故上海简称“沪”。

沪

1292年,元朝把上海镇从华亭县划出,批准设立上海县,标志着上海建城之始。

上海的工商业起步比较早。“从元代兴盛起来的棉纺织手工业,在国内外商品交流的刺激下,生产日益发展,市场日益扩大,至晚明已经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

资本主义的萌芽

据《上海史》记载,当时上海街道上商肆林立,市场内百货毕集,时人比之为“市货盈衢,纷华满目的苏州”,称上海为“小苏州”。

小苏州

到清朝嘉庆、道光年间,上海港已经成为我国东南沿海的一大商港;上海县也已经成为我国江南的商业城市。

它的经济、文化发展,都较早地步入资本主义萌芽阶段,并以转口商品,通过东西两洋和长江等内河,冲击着沿海与内地之间的闭锁状态,与各地发生了联系。

随着上海工商业的日益繁华,人口逐渐增多,火灾也越来越多,损失也越来越大。

火灾也越来越多

1553年,上海一次大火,因官兵缺乏救火训练,发生火灾时,姗姗来迟,救火不力,造成很大损失,极大地震惊了绅商和居民。

人们对原来民间的水桶、水担、水铳、火钩等简易救火器械深感不敷应用;对官兵救火不力愈益不满。

一批绅商和居民对组织起来共同应对火灾产生了强烈的要求,并因当时上海火灾频繁、损失巨大而寻找对付良策。

于是一些群众性或集资性的慈善堂之类的慈善机构应运而生,救火是这类机构的主要任务之一。

救火是这类机构的主要任务之一

清顺治年间(1644~1660年),上海县绅士唐氏从日本购得一台洋龙供慈善机构使用。这是上海第一台洋龙。

这台洋龙“以坚木为桶、良锡作筒,重约百斤,中以美锡作筒联络,上升颈筒直矗,东西可转指”。

洋龙实质上是利用气压原理制造的手动机械消防泵,称其为洋龙,是因为它是进口的消防装备。

洋龙在当时是最先进的消防装备,灭火效率比唧筒等原始救火器具显著提高。尤其在发生大火灾,手持唧筒的人无法靠近时,洋龙更是独显神威。

火场上五、六人揿动洋龙的手柄,带动唧筒中的活塞,一左一右两唧筒交替压送水从颈筒喷射而出,喷射约数十丈之远之高。转动颈筒,就可以从远近各个角度射水灭火。

洋龙的缺点是灭火时需要十多个人工作,移动速度不快。由于当时承担灭火任务的慈善机构不缺人手,而且当年上海城区只有2平方公里,多配几台就行了。

水龙

有了第一台后,就有更多的洋龙引进。民间仿制洋龙,造出国产的水龙。配备洋龙和水龙的慈善机构的灭火战斗力显然超过无专用消防装备的驻上海绿营军队和官署衙役,成为开埠前上海消防的主要力量。

文|范强强

图|来自百度图片

范强强,中国消防协会理事、中国消防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原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普及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原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信息研究室主任。曾在《文汇报》、《人民公安报》、《中国消防》、《消防科学与技术》等报刊发表论文、译文200余篇,并担任《英汉汉英消防词典》、《英汉消防词典》、《国外典型火灾灭火战例选编》主编,《财产保险和火灾风险管理》副主编,《灭火手册》、《防火手册》编审,美国《消防手册》中文版编审,《阻燃剂化学及其应用》等5本专著的作者。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消防百事通系信息发布平台,消防百事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0
条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评论
评论

联系方式 | 加入消防百事通 | 关于消防百事通 | 网站地图

消防知识、消防器材、消防技术、消防法规的学习交流中心 --消防百事通--一起来关注 www.fire114.cn

© 2021 消防百事通 苏ICP备19006513号-1

苏公网安备 32099502000190号